5月9日下午15:30,电子工程学院在实训楼SB401会议室举办了第十二期文化沙龙,主题是2024年电赛启动及电院工作室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分院副院长罗锦宏主持。分院党总支书记杨红燕、副院长赵建辉以及负责电赛指导和工作室工作的20多位教师参会。
罗锦宏介绍了分院各级各类工作室的概况。他指出,工作室要在育人过程中更好发挥作用。
杨红燕布置了红色科创联盟科教城中小学对接工作。她指出,科创联盟要发挥团队作用,拓展平台,把科技创新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广大师生更好展示其聪明才智。具体对接工作有:智慧小菜园项目、电子小制作课程、科技文化节观摩等。
罗锦宏回顾了历年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获奖情况,获奖学生大多来自工作室。工作室有梯队式和实际企业项目式这两种培养模式,蔡文博分享了聂章龙工作室工作经验。此工作室对学生实施梯队式培养,新老帮带,分工协作,软硬件结合,根据学生兴趣和专长,既全面发展,又各有侧重,团队配合默契,以赛促练,给学生赋能。
朱越奇老师分享了2023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参赛经验,电赛从今年起纳入高职院校76项指标,各校摩拳擦掌,罗锦宏强调对于我校而言,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在往年的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一定的基础,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两年的努力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一等奖的成绩。达成此目标的核心是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一是分方向研究,成果共享,团队合作,促成效益最大化;二是功在平时,定期组织学生汇报训练情况;三是不定期开展交流,相互学过,共同进步。
罗锦宏对2024年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启动工作做了动员。他指出,设置赛项负责人是关键,负责人牵头从技术层面把控赛项,下设具体方向,形成常态化机制,久久为功。
与会者还围绕加强基础课教学、参赛学生选拔、创新班组建、项目化教学、翻转课堂、电子协会、开放式实验室、培养方案中前后课程的衔接问题、跨教研室教研活动、班级导师制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文/蒋超,摄/孔海涛,审核/孔海涛 罗锦宏 杨红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