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回首望去,作为电子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师,罗锦宏老师已经与常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一起成长了20年。在这20年中,原本懵懂的他在学校的引导下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理智,逐渐能够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上从容面对工作和生活。与此同时,他也见证了学校从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升格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光环逐渐耀眼,并成长为“双高建设”的国家队。罗锦宏老师的青春岁月,就是与学校共同谱写成长篇章的时光。
因为常信 所以自信
罗老师与常信的故事开始于1992年。那时常信还是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怀揣着梦想,他报考了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的无线电技术专业,成为了一名“常信”学子,就读于无线电工业学校校外办班点常州第三高级职业中学,在这里,他有幸认识了91级的学长余文荣,当时余老师跟他一起在校园里疯跑,而现在余老师则跟他同属于一个教研室,想来也是一种缘分。
1995年起,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委托5所重点大学培养职教师资,罗锦宏和余文荣通过自主招生,考上了东南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并开始了4年的大学学习生涯。2000年他们俩学成归来,正式成为了一名“常信”老师。“常信经历了5年一步的跨越式发展,我也有幸坐上了常信这辆风驰电掣的高铁。”罗老师感慨道。
刚进入无线电工业学校,罗锦宏就被分配在了当时的二专科。初为人师,他对讲台充满了敬畏。同年,无线电工业学校与常州市电子职工大学合并,正式升级成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由原来的中专,升格成为了高职院校。为了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他暗下决心,教学必须过硬。当时吴青萍老师是他的师父,王露老师是他的组长,两位老师在课堂中的精彩演绎,以及她们对学生倾注的润物细无声般的关爱,对当时的罗锦宏触动非常大,看到她们,罗老师理解了什么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什么是为人师表。于是,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强化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把上好每一堂课作为自己的目标。经过几年的磨砺,讲台上的罗锦宏越来越自信了。
服务产业发展,秉承育人宗旨
当时的常信院要“立足信息产业,培育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服务江苏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深化校企合作。追随着常信的理念和脚步,罗锦宏把目光锁定在了服务产业发展上。他在房慧龙老师的帮带下,开始承接企业项目,为企业解决技术难点,服务企业发展。从此,他的专业能力不再停留在理论层面,开始融合了真实的企业实践经验,使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并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更是显而易见。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从房慧龙老师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专业技能,更看到了一位教师踏踏实实、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这也是他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2008年之后,二级学院在后示范建设阶段明确提出:“注重内涵建设,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09年起,罗锦宏就开始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了指导竞赛上,一路走来他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竞赛经验。在这一阶段,王迅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王老师工作中的望我精神、一心只为学生发展的育人态度深深地感染了他。2012年,罗锦宏与王迅老师合作指导技能大赛,王迅老师主要负责硬件,而他主要负责嵌入式编程,他们在合作中相互促进,一举夺得了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赛项国赛一等奖。从那之后,竞赛的大门被他们打开,13年罗锦宏团队获得了国赛三等奖,14年他又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教师指导学生获得了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电子系统集成国赛一等奖第1名的好成绩。
面对这些成绩,罗锦宏说道:“所有的这些荣誉,都离不开学校和学院对老师们的支持和培养,正是有了学校这片蓝天,我们才能自由的去翱翔。而有了我们的努力,学校才能以更昂扬的气势迈向远方。”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此时,罗锦宏已经担任专任教师15年了,他也在不停地思考着,如何利用自己积累的经验,促进学院和学校更好的发展。
承担教学管理 创新教育实践
2013年,罗锦宏担任了教研室主任,之后也担任了专业负责人的职务,开始参与教学管理,试图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因此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当时,他对管理工作所知甚少,而且他觉的人才管理并不是他所擅长的。当时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有着光辉的过往,更有着亟待转型的现状,他作为专业带头人,深深地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时任当时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的院长秦益霖以及陈刚书记一直鼓励并支持他,觉的他一定能做好,让他放下包袱,大胆去做。
之后,他打消了疑虑,心无旁骛的与身边的老师一起进行专业与教研室的建设,他所属的教研室也先后获得了3次优秀教研室的荣誉。他惊奇地发现,当时的认为都是自己给自己的设限,这一阶段,他以较快的速度在原本以为不擅长的领域获得了成长。
那时,有了前面指导竞赛的经验,他们开始思考,站在专业建设、学生培养的角度,老师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只有参加技能大赛的几位同学能够受益,有没有办法将技能大赛的训练方式总结出一套培养模式,固化下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为给深入学习的同学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然后由点及面,促进课程建设,开发出更好的教学案例与课程,并将这种授课方式推广到更多的班级,带动专业建设与学生培养形成正向的循环。基于这个想法,2014年朱敏副院长申报了一个课题:基于名师工作室+创新班的杰出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电类创新实验班应运而生。15年陈必群院长回到电子工程学院,在他的大力支持和带领下,2018年将创新班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固化,使专业杰出人才培养工作更加有序、有章可循。
经过前期开设创新实验班的探索与试点,逐步推进教学资源迁移工作,将在电创班教学过程中一些好的资源与做法逐步向专业其他班级进行辐射。2017年,学院又成功申报了院级融入创新创业要素的课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校级在线课程建设;2019年该课程申报了省级在线课程建设,目前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并且,该课程作为专业综合课程被纳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2019版培养方案。
在二级学院领导的带领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17年专业获批江苏省骨干专业建设项目;近年来专业培育水平稳步提升,专业学生技能竞赛水平在全国同类学校名列前茅;在最近公布的金苹果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竞争力位列全国前三。
2020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正当时,对学校来说,这是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职业教育大改革,作为老牌职业院校,罗锦宏认为学校要做改革的“排头兵”和“先手棋”,打造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
在常信,像罗锦宏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一路走来,他们和常信共成长,不断迎接新的生活和挑战,一同经历欢笑与泪水,他们无所畏惧,迎难而上。学校的兴衰,与每一位老师息息相关,学校的发展,对每一位老师意义重大。在职教改革的浪潮中,在新一轮“双高建设”之际,相信常信院与常信院的老师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教师简介】罗锦宏,男,毕业于东南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000年来校工作,现任电子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曾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经信委委属院校优秀教师、常州科教城优秀教师,校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