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刘鹤同,男,汉族,共青团员,2002年1月出生于江苏徐州,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2020级学生。曾获“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金奖”、“2022年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省三等奖”、“第十三届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节原创微小说大赛省三等奖”等荣誉。能积极参加各项比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行,躬身社会实践,绽放青春之花,热心公益服务事业。
筑梦之旅
时光荏苒,转眼间他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回顾过去的三年的大学生活,他感触颇深,从对专业知识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对所有电路烂熟于心,每一步他都走的坚实而有力。在这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他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经常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他深信,勤奋一定可以实现梦想,总有一天他会站在领奖台上为学校争光。
梅花香自苦寒来、潜心钻研创佳绩
他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入校的成绩也不突出,艰苦的生活经历促使他要刻苦学习,起点不高但志向要高。进入校园的第一天他便记住了“厚德、勤业”这几个字,深知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他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在课堂上端正学习态度,虚心向老师请教,和同学探讨问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在实验实训室里不放弃每一次动手机会,直到能熟悉掌握每一项操作技能;在图书馆里认真查阅专业资料,不断拓宽知识面,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拓展其他能力。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的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
因为家境一般,小高考之后他便与同学一起参加了田间劳作。时间久了,他发现一些农作物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大面积的枯死,经过与农户们的沟通走访和网上查阅资料,他发现原来是土壤长时间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造成了土壤板结,最终导致了农作物的枯死。如何有效解决土壤问题,成了当时工作之余他最喜欢研究的问题,一直到进入大学才告一段落。
在认真钻研专业知识之余,他也在不断思考怎样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发现杨平老师也在研究土壤问题,便鼓起勇气,自荐去了杨老师的训练中心,并被吸纳为杨老师的青年自然基金中的一员。在杨老师的指导下,他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小组,带领小组参加了土壤问题学术会议,并前往安徽师范大学进行实验室调研,做了大量的土壤采集。在杨老师的指导下,从核心板开发,到知识产权申请,三D建模的成型,历时两年,终于研发出便携式土壤元素分析设备。
为了进一步推广便携式土壤元素分析设备,他带领团队成员参加了2021年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备赛期间,在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不断完善备赛方案,修改申报书,就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的团队项目最终获得了省赛三等奖。
在取得了互联网+比赛的初步成功后,他带领团队针对评委的建议再次对项目进行修改,所有材料都经过了反复研究、审核,最终获得了2022年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荣获金奖、2022年江苏省金种子孵育项目中荣获五星级金种子。在杨老师和团队成员身上他也学会了严谨和坚持。
成功的人生在于勇于实现自他,敢于担当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他。虽然他来自贫困家庭,但在生活上,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性格乐观开朗、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
2021年暑假,他所在的地区发生疫情急需志愿者,他得知这一信息之后立刻赶往社区,顾不上跟家人汇报,就站在了村口进行核酸码查验工作,直到家人下班在村口看到他穿着防护服才知道。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经常有村民因为跟他熟悉想浑水摸鱼,被他阻止之后说一些很难听的话,也常常热的衣服都贴在了身上,但他从没想过放弃。他深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精神,在今后他也将不忘初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刘鹤同同学深知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在成长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磨练,不断探索。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才能为同学提供更好的帮助,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回馈社会的人。